三年半亏19亿,超90%订单依赖聚合平台,享道出行IPO底气在哪儿?

文 | 张佳儒

10月28日,上汽旗下明星出行平台享道出行正式递表港交所。背靠阿里、宁德时代等巨头组成的豪华股东阵容,这家国内网约车行业第五大平台的IPO备受瞩目。

光环之下,享道出行正面临盈利与合规的双重考验:三年半累计营收199亿元却亏损超19亿元,除了司机服务费等核心销售成本支出,超90%的订单依赖外部聚合平台导流,支付的佣金也侵蚀了利润空间。

合规层面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天眼查数据显示,享道出行相关行政处罚累计达149条,核心集中于司机未取得从业资格证、车辆未办营运证等“无证运营”问题。

与此同时,新浪黑猫投诉平台上,享道出行近30天超百条用户投诉,司机吐槽判责不公、抽佣不透明,乘客反映无故扣费、客服响应迟缓。

这场承载着资本期待的上市之路,享道出行将募投重点聚焦于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战略。面对盈利与合规的双重考验,公司能否靠Robotaxi战略破局,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焦点。

三年半亏19亿,超90%订单依赖第三方聚合平台

享道出行全称是享道出行(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涵盖网约车服务、车辆租赁服务、二手车销售及Robotaxi服务。其中,网约车服务是核心营收来源,2024年营收占比78%。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以交易总额(GTV)计,享道出行在国内网约车平台中排名第五,以完单量计,公司在上海市网约车平台中排名第二。

在发展过程中,享道出行得到了不少巨头的支持,股东名单中不仅有阿里巴巴、宁德时代旗下问鼎投资等知名企业,自动驾驶头部企业Momenta也通过旗下公司入股。

在明星股东的加持下,享道出行的营收持续增长,但至今仍未摆脱亏损局面。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享道出行营收分别为47.29亿元、57.18亿元、63.95亿元,2024年营收增速出现下滑。

到了2025年上半年,享道出行营收30.1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0.99亿元下滑2.8%,年度能否持续增长是个悬念。公司表示,核心的网约车服务收入同比下降5.4%,是上半年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

三年半时间,享道出行合计营收198.55亿元,期内净亏损逐年收窄,从2022年的7.81亿元降至2024年的4.07亿元, 2025 年上半年亏损1.15 亿元,三年半累计净亏损19.07 亿元。

%title插图%num

那么,享道出行的钱都花哪了?影响公司盈利水平的,是销售成本及各项经营开支。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报告期内),享道出行销售成本占同期收入的99.0%、93.4%、93.0%、88.7%,销售成本主要包括网约车服务的司机成本及补贴。

在各项经营开支中,销售开支是大头。报告期内,销售开支分别占营收的11.1%、9.7%、9.6%、10.3%。销售开支中,聚合平台收取的佣金是最大开支,报告期内分别达2.73亿元、3.27亿元、4.42亿元、2.33亿元,占销售开支比例从52%升至75.3%。

这里的聚合平台包括高德打车、滴滴、百度地图、腾讯出行、美团等主流打车渠道,享道出行通过与这些平台合作获取个人用户订单,并支付相应佣金。

报告期内,享道出行对第三方聚合平台的依赖度持续攀升,2025年上半年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的占比已超98%,自有渠道订单占比不足2%。这种流量依赖带来订单的同时,也影响了利润空间。

与营收下滑形成反差的是,享道出行的盈利能力正快速提升。据其招股书披露,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的1.0%稳步攀升至2024年的7.0%,2025年上半年更是进一步飙升至11.3%。

享道出行这一核心指标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核心业务网约车服务盈利能力的爆发。该板块毛利率从2023年的2.2%大幅跃升至2024年的9.1%,2025年上半年再攀至12.2%。公司将这一改善归因于业务扩张带来的订单量增长,以及由此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和经营效率提升。

享道出行盈利能力显著改善,也引发市场质疑:公司毛利率的提升,究竟是源于技术优化、规模效应带来的运营效率升级,还是建立在挤压司机收入、牺牲用户体验基础上的短期红利?

合规争议与用户投诉并存,Robotaxi战略成破局关键

市场的相关质疑,在部分投诉平台已有具体呈现。

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截止11月7日,近30天新增115条与享道出行有关的投诉,投诉对象为享道出行微博。从投诉内容看,司机投诉集中于判责不公、抽佣不透明,乘客反映无故扣费、客服态度差、响应迟缓等。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这些投诉,享道出行微博大多做了回复,比如“可通过司机端软件问题订单进行申诉,以申诉结果为准”。

关于网约车服务的收入模式,享道出行招股书中有会计处理示例,以10元车费为假设,乘客最终支付9.61元,享道出行确认网约车服务收入9.15元,其中销售成本中司机成本及补贴合计7.70元。

不过,这一案例仅为会计假设,并未完整呈现抽佣机制、成本构成等核心细节,难以完全解答“抽佣是否透明”等关键疑问。

毛利率争议之外,享道出行的合规经营问题同样亟待正视。

据天眼查数据,截至2025年10月29日,享道出行相关行政处罚累计达149条,总罚款金额384.3万元,核心处罚集中于司机与车辆资质不合规。

具体而言,处罚主要涉及两类情形:一是部分司机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二是部分运营车辆未办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处罚机关包括上海当地交通委或城管局。

享道出行招股书披露,平台部分车辆或司机未完全取得、维持必要运输许可或驾驶人相关牌照,但未提及天眼查所列行政处罚数据。

招股书中,享道出行还表示,公司具有行业领先的合规体系与安全保障能力。2023年和2024年,公司订单的事故率分别为每百万完单量发生59宗及30宗事故,远低于同期112宗及101宗的行业平均水平。

面对种种挑战,享道出行将Robotaxi视为未来撬动出行行业变革的战略核心。Robotaxi指的是网约车公司运行的配置L4或L5自动驾驶技术的自动驾驶汽车。

相较于依赖人工司机的传统网约车模式,无人驾驶的Robotaxi可从根源上规避司机资质不合规、服务不规范等问题,同时降低对人工司机的管理成本。

享道出行表示,公司是国内首个车企背景的L4级Robotaxi运营平台,在Robotaxi商业化和规模化探索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计划到2027年实现“享道Robotaxi”在国内多个城市的规模化商业运营。此次IPO募资的首要项目,便是自动驾驶研发及Robotaxi运营服务。

整体来看,阿里、宁德时代等巨头的加持,为享道出行的IPO增添了砝码。上汽集团的车企背景,使享道出行在车辆资源、自动驾驶技术协同上具备天然优势,这构成了公司冲击港股的核心底气。未来,Robotaxi战略能否助力公司破局盈利与合规难题,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