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11月19日消息,据《中国企业家》杂志18日报道,瑞幸咖啡董事长、大钲资本创始人黎辉在专访时坦言,自己是重度咖啡使用者,开会的时候咖啡不能停,健身前,为了提升运动表现也会喝上一杯,“平均下来,我估计一天可能会喝六七杯以上吧”。

不少人好奇,瑞幸部分咖啡卖到9块9一杯,仍然能够盈利吗?对此,黎辉回应,也要看品类和产品,但即便是在这样一个极致补贴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能够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
还有一种说法是卖到9块9,瑞幸还能保持13%的净利润?对此,黎辉表示:“这倒不是。你很难针对某个产品来谈净利润,只能说看看这个产品的毛利率是多少。但总体来讲,我们想通过提升效率,把我们给予消费者的补贴成本吸收掉。”
对于中国市场的“咖啡大战”,黎辉表示,今年大家最感同身受的就是“外卖大战”,到现在的话,我们觉得外卖大战大概还在继续,这其实也是机遇。
“外卖大战”更有利于让消费者转移到现制饮品、咖啡的消费上来。2025年初,瑞幸有22000多家门店,现在已经超过29000家。实际上年初我们对新增门店数量的规划没有这么多,我们及时地做出调整,抓住了市场的机遇,加快了拓店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月初举办的厦门企业家日大会上,瑞幸咖啡首席执行官郭谨一曾表示,瑞幸正积极推动重回美国主板上市进程。这一表态引发市场关注。
瑞幸咖啡2019年5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20年因财务造假事件从纳斯达克主板退市。郭谨一表示,经过内外部全面彻底的调查和严肃处理,事件相关的原股东和团队彻底退出,新控股股东和新管理团队全面接手。
郭谨一还在业绩会上回应称,“公司目前对于重返主板上市,没有明确的时间表。”此外,对大钲资本正考虑竞购Costa咖啡的传闻,黎辉也未予回应。
被问及是否参与过星巴克中国股权的竞购,黎辉回应称,这确实是个很热门的话题,但我们其实没有参与。
他表示,“中国市场的容量足够大,不同的咖啡品牌有不同的定位和发展空间。我理解星巴克中国希望通过进一步本土化,给中国消费者带来差异化的消费体验和产品。至于他们的具体策略和方向,需要本土投资者加入后共同确定,我们也拭目以待。”

瑞幸咖啡,图源:ICphoto
资料显示,黎辉,1974年出生于甘肃兰州,大钲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瑞幸咖啡董事长。
他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拥有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先后进入摩根士丹利、高盛工作,2002年加入华平投资集团。直到2016年,他创办大钲资本。而大钲资本最为人熟知的一笔投资,就是瑞幸咖啡。
2017年10月,瑞幸咖啡在厦门成立。2018年,大钲资本两次领投后,成为了瑞幸最大的外部投资者。2020年,瑞幸咖啡陷入财务造假风波。至暗时刻,大钲资本于2021年、2022年两次增资,成为瑞幸的控股股东。
过去5年,瑞幸从面临退市、亏损、巨额赔偿,到实现盈利,再在2023年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咖啡公司。11月17日晚,瑞幸咖啡发的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总净收入为152.87亿元,同比增长50.2%;GAAP(公认会计准则)营业利润17.77亿元,营业利润率11.6%;门店总数达29214家。

编辑 侯春萍 综合自《中国企业家》杂志、界面新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