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11月25日消息 上线6天后,蚂蚁集团旗下全模态AI助手“灵光”宣布,其下载量已突破200万。由于短时间内大量用户涌入,灵光APP一度宕机。
“一句话,30秒生成一个小应用”是灵光App的亮点。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晒出自己设计的应用。
IDC中国研究经理孙振亚认为,灵光App的市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一个趋势——用户对AI助手的期望逐渐从文字问答转向多模态和动态交互体验。未来AI助手的竞争能力,可能从对话质量转向是否具备Agentic主动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能力。

截图自灵光App宣传片
下载量6天突破200万
有用户称灵光App生成效率高
11月18日正式发布后,灵光App下载量增长速度持续领跑全球AI产品:下载量6天突破200万,远高于ChatGPT首周的60.6万和Claude的15.7万。目前,灵光在App Store中国区免费应用榜单中位居第六位,在App Store中国区免费工具榜位居第一位。
据悉,灵光App是业内首个全代码生成多模态内容的AI助手,支持3D、音视频、图表、动画、地图等全模态信息输出。11月25日,红星资本局下载灵光App发现,目前该App有三大功能板块,分别是“灵光开眼”“灵光对话”“灵光闪应用”。
其中,“闪应用”支持用户通过自然语言生成定制化小应用,使灵光App明显区别于市面上主流的AI助手。记者输入一段指令后,灵光App在不到1分钟的时间里便生成了记账本应用。

图为记者生成的应用界面
“很惊喜,它的生成效率非常高,基本上我发出第一段指令,生成的内容就能实现我绝大部分想法。”小谢(化名)对红星资本局感慨道,仅数天时间,她已经在“闪应用”中生成了四个小程序,分别用于睡眠打卡、记账、英语听力训练和提供菜谱灵感。
但“闪应用”也存在问题,王超(化名)告诉红星资本局,自己耗费一天半时间尝试开发“服装印花自动计价系统”,但最终决定放弃。“闪应用”在微调环节经常不按照指令来执行输出,中途执行失败往往需要重头开始。
此外,用户反馈称,利用灵光App开发的应用在使用时,数据存储和内容导出方面存在问题。王超表示,他尝试开发的应用在结果导出环节,无法稳定实现图片生成或者PDF输出。小谢则告诉红星资本局,由于担心辛苦记录的数据会消失,自己并不会高频使用开发出的记账程序。
11月24日,就灵光App相关问题及优化进展,红星资本局向蚂蚁集团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对于网友的留言建议,灵光App官方账号回复称:“很多建议都带回啦,会继续努力。”

AI助手群雄逐鹿
主动解决问题能力或是关键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当前AI助手领域呈现群雄逐鹿之势。
ChatGPT以多语言处理能力和广泛知识覆盖度,占据全球市场;DeepSeek聚焦深度思考,在问答领域建立自身的壁垒;字节跳动旗下的豆包凭借“强网感”,受到内容创作群体的青睐;百度旗下文心一言,在知识检索和信息整合方面有深厚基础;腾讯元宝绑定微信、腾讯文档等,在办公协同场景中构建优势;Kimi在长文本处理细分领域建立了口碑。
11月17日,灵光上线前一日,阿里巴巴(09988.HK;BABA.US)旗下千问App启动全平台公测,以“会聊天、能办事”为核心定位。
对于灵光的崛起,IDC中国研究经理孙振亚认为,灵光App在短时间内实现200万下载,反映了消费者对AI助手的高度关注和强烈需求。同时随着多模态和Agent技术的成熟,用户对AI助手的期望也会逐渐从简单的文字问答转向多模态和动态交互体验,灵光App的市场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个趋势。
对于国内AI助手市场格局和未来趋势,孙振亚表示,目前国内AI助手市场呈现头部集中化趋势,多款产品移动端日活已经突破了千万级。同时垂直领域的创新型产品,如办公、教育、内容创作等领域的AI助手也在持续涌现。未来AI助手将以场景化、个性化服务为核心,同时竞争能力可能从对话质量转向是否具备Agentic主动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用户,王超也认为“闪应用”的概念和形式很不错,“要是能达到开发者预期,肯定能落地。”此外,他表示更期待“闪应用”能做成专业的小应用对接撮合交易平台,“大模型可替代的太多了,而‘闪应用’生态还没有”。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符小茵
编辑 陶玥阳 审核 高升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