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华意的铁腕革新 企业活起来 奋斗者硬起来

长江之畔的湖北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晨光漫过长虹华意压缩机荆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华意荆州)的蓝白厂房,曲轴加工车间里已响起CBN砂轮高速旋转的轻啸,智能化生产线上,机械臂精准地抓取曲轴毛坯,移载机无缝衔接,全程无需人工干预,两组自动化生产线只需一名操作工即可掌控——这是如今长虹华意荆州现代化生产的日常场景。

谁能想到,这家全球小型制冷压缩机领域的“隐形冠军”,起步时靠的是国外淘汰的二手设备;重组时,全部家当仅100万元与一台旧磨床;6年前还陷在净资产不足1亿、7000万应收账款逾期的泥潭里。从“三无企业”到“行业领跑者”,贯穿始终的,是一代代长虹华意荆州人“自强不息、踔厉奋发”的奋斗精神,更是一场“改到痛处、改到实处”的改革硬仗。

%title插图%num

PART 01

掌门接力:奋斗火种代代相传

一家企业的风骨,藏在掌舵人的坚守里。长虹华意荆州的“逆袭史”,本质是一部“掌门接力守初心,以命相托谋发展”的奋斗传承史。

世纪之交,南光制冷(长虹华意荆州前身)被三角债与破产危机逼至悬崖边缘。时任总经理郭艳军清醒地意识到“靠自己活不下去,重组是唯一出路。”在中国家电协会的引荐下,经两地市政府出面商谈,终于与行业上市公司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重组。2001年2月,华意荆州在“废墟”中诞生——100万元启动资金、一台估价90.3万元的旧磨床,其余全靠租赁。郭艳军带着团队从零开始,三年产销就从26万台跃升至70万台。可不良货款又让企业负债率飙升。2004年,他亲自驾车带着荆州商业银行信贷科同志赴景德镇总部办理担保,总部在自身深陷债务漩涡、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仍然给予公司最大的帮助——不仅为1500万元贷款提供担保,还商定了改制方案。返程途中,在驶过武汉城区即将回到他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公司时,突发脑溢血,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奋斗路上。

2005年4月,郭艳军的生前好友、原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立津出任华意荆州第二任总经理。面对“小富即安”的老团队与“流浪无家”的困境,他三招破局:带领管理层筹资303万元买下南光资产,解决历史纠纷,让AES压缩机成为饮水机市场爆款,2005年产销首破百万台,率先实现荆州家电“三个百万”目标;赶在2006年底“三减两免” 政策截止前引入外资,2007年便终结“销售人员向老婆借钱出差”的窘境;力排众议在开发区购地建厂,2011年借海尔项目切入小冰箱市场,产销暴涨73%,被行业称为“杀出的黑马”。从原南光公司原址到新开发区,华意荆州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2019年,彭珍金临危受命,上任就遇“下马威”——净资产不足1亿、逾期应收7000万,疫情突袭更是雪上加霜。他拎着一瓶开水、几包方便面千里逆行闯荆州,重启工厂,夜里裹军大衣守生产线,兑现“保交付、零感染”的承诺;举家迁荆,让妻子辞掉景德镇优渥的工作、女儿放弃当地名校,用“扎根”打消员工疑虑;他对着并不乐观的现状拍桌:“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这位从基层操作工成长起来的掌门人,带着华意荆州的奋斗火种,拉开了新一轮改革的大幕。

PART 02

铁腕革新:激活奋斗的原动力

“国企改革不是敲锣打鼓,要改到痛处,更要让奋斗者不吃亏!”2019年3月8日,彭珍金从景德镇奔赴荆州,后来人称“老铁”,这位年轻的80后总经理接过帅印,以铁腕举措重构企业活力,从架构、经营、历史遗留、市场话语权到员工安置,全方位打破沉疴,让“躺平者”让位、奋斗者出彩。

2020年疫情稍缓,彭珍金率先向“臃肿低效”的管理层开刀。10名高管里,部分人存在“只占位不干事”的情况。彭珍金立下规矩“疫情冲在前、能扛事的留,推诿扯皮、躲清闲的调”。最终,5名在抗疫中主动返岗、保障生产的高管留任,“推诿扯皮”者或降级或调离,同时,还破格提拔在抗疫中表现突出的一线骨干。架构“瘦身”后,管理层效率显著提升:以往 “议而不决”的会议,如今半小时就能定方案、出结果;部门间“踢皮球”的现象不复存在,遇到订单问题,销售、技术、生产部门会主动凑在一起拆解任务。截至2023年,公司中层干部中90后占比近20%,“年轻、敢闯、能拼”成了新标签。

%title插图%num

管理层“瘦身”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积弊。彭珍金带着团队蹲点车间半个月,推出了“模拟承包经营”模式——把刀具损耗、辅料成本、废品率这些“硬指标”直接包干到班组,将成本控制与绩效挂钩,约定基准成本后,节省的利润由班组按比例分红,真正实现“企业降本、员工增收”的双赢。“现在干得越多、赚得越多,大家的劲头比打鸡血还足!”

市场方面,彭珍金的“销售哲学”很实在——“销售产品先销售人品”。为保住公司外贸自主权,长虹华意荆州定下“自销+代销+集团协同”的“三条腿走路策略”,自销团队对接中小客户,代销依托集团渠道对接大客户,集团协同开发欧美高端市场,三者互不冲突、互相补充。拿到自主权后,彭珍金又针对海外市场“对症下药”:印度市场因客户使用不规范导致质量赔偿多、利润低,他派技术团队上门培训客户,同时与代理“一单一议”,将负毛利订单全部转为正毛利;欧美市场注重产品品质,他推动L系列商用压缩机通过欧盟CE认证,年销量达400万台,成为冰沙机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2024年,公司直接出口达172万台,是2018年的近10倍,成为公司重要的收入来源。

%title插图%num

“硕士住单间,大学生两年免费食宿”。人才方面,长虹华意荆州推行“一人一策”的人才引进机制,硕士享单间宿舍,大学生两年免费食宿;建立管理、专业技能双晋升通道,每年开展中干竞聘与后备人才选拔,让有能力者上、有贡献者荣。五年间,公司留住90名大学生和7名硕士,技术人才队伍规模较2019年前翻了一番。同时改造员工食堂,推行“菜不够免费加”,小锅现炒取代大锅菜,叶子菜始终保持碧绿鲜嫩;翻新宿舍与厕所,排查安全隐患,让员工工作安心、生活舒心。

PART 03

技术破壁:奋斗者的“硬核”突围

在制冷行业“卷价格不如卷技术”的竞争里,长虹华意荆州的奋斗者们,靠“啃硬骨头”啃出了一片天。

“以前曲轴加工线6个人围着一台机器转,现在两条生产线只需要一个人就能管理好!”2023年,长虹华意荆州的技术投入超历年总和,建成曲轴加工、壳体焊接等多条智能生产线。曲轴加工线从6人操作精简至两条线只需1个人,壳体焊接线从22人缩减至5人,自动化率从老厂的35%跃升至新厂的70%。黑灯工厂实现“无人值守”,UPPH达到10.45台/人/小时,万人机器保有量1524台/万人,多项指标领跑行业,智能化改造实现了企业从“人海战术” 到“黑灯工厂”的转变。

%title插图%num

产品创新“破局”。L系列商用压缩机成为欧美冰沙机市场爆款,占据细分市场主导地位;DM 系列车载直流变频压缩机打破国外垄断,以相同冷量下的最小体积,赢得全球车载冰箱前三企业的战略合作。研发团队与供应商联合调整橡胶配方,历经几十轮测试,彻底解决车载压缩机噪音振动难题,COP值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title插图%num

“不能因为搞自动化、减人员,就让老员工没饭吃。”彭珍金在推动“机器换人”时,始终把员工安置放在重要位置。为帮他们转型,公司推出“师徒制”:从技术部门挑选工程师当 “师傅”,手把手教他们操作智能设备、看数据报表;同时开设“夜校”,每周二、四晚上培训2小时,内容从设备调试到基础数据分析,循序渐进。对于实在无法适应智能设备的员工,公司也会协调转岗至总装、质检等岗位,确保“人人有活干、个个有奔头”。2019-2023 年,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精简人员150 人,但没有一名员工因改革下岗,反而通过扩产新增岗位80个,实现“减员但不减人”的平稳过渡。

%title插图%num

厂区内,“自强不息,踔厉奋发” 的巨石巍然矗立,见证着奋斗者的足迹,也昭示着未来的方向。长虹华意荆州的奋斗者们,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150工程”稳步推进,2025年将实现“少工作20天、增产150万台、精简150人”的目标,目前单班效率已提升30%;高端市场持续突破,新能源汽车前装冰箱压缩机技术瓶颈即将攻克,荷兰喜力啤酒将其定为 “唯一指定供应商”,全球顶级制冷品牌陆续成为合作伙伴;未来3-5年,车载压缩机将向“微型化、智能化”冲刺,依托长虹华意中央研究院抢占新型冷媒适配技术制高点。

%title插图%num

从郭艳军的“以命相托”,到王立津的“力排众议”,再到彭珍金的“铁腕革新”,长虹华意荆州的发展,是一部奋斗者的史诗。这里有掌门人的接力坚守,有员工的拼搏实干,有机制的持续革新,更有“不让奋斗者吃亏”的坚定承诺。

奋斗者的脚步,从不停歇;传奇的故事,仍在续写。如今,荆楚大地上的这团奋斗之火,正朝着“成为全球受尊敬的压缩机企业”的目标燃烧。就像奔腾的长江从不停歇,华意荆州的改革之路,也正朝着更远处的光亮,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