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场硬仗,一个拐点,蔚来穿越最长谷底

%title插图%num

作者 | 胡新周

销量提升,毛利改善,各方信心明显回暖。曾在“逆风局”艰难周旋许久的蔚来,重新拿回了掌控节奏的主动权。

9月,蔚来新车交付量同比增长64%至34749台,创历史新高;乐道品牌第10万台量产车下线,交付速度在纯电新势力中位列第二;firefly萤火虫在上个月迎来了2万台交付里程碑。

这家刚经历过在深长谷底艰难跋涉的公司,活过来了。

“2019年我们走出谷底是靠用户,也有些运气因素,但这一次我们想要从谷底走出来,除了靠用户,更要靠自己的本事。”蔚来董事长李斌在不久前的一次内部全员讲话中表示。

在“泥泞路上的马拉松”跑了十年有余的蔚来,有过坎坷、波折,曾被人认为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但如今开始变得气息匀畅、步伐稳健。

就像身体打赢了一场病毒保卫战,不仅彰显了肌体的强健和韧性,也意味着应对危机的免疫力增长。就像熬过寒冬的树,不仅没枯,还在枝桠上冒出了新绿,藏着往后生长的劲。

有成长,就不算白受一次危机的苦,就算没有浪费一次危机。

两场硬仗,一个拐点

今年开年,蔚来陷入低谷。

承载造血使命的子品牌乐道仍在蓄势,销量和股价双双亟待反弹,经营状况、企业势能和内外部信心都来到低谷。质疑和嘲讽如潮水般涌来,彼时的蔚来,如同在深渊之上走钢丝。

李斌承认,这是一次比2019年“更深更长”的谷底。

“现在有30%~40%的潜在用户不买蔚来的车,是因为担心公司会不会倒。如果我们盈利,这个谣言不就不攻自破,用户的信心就会增强,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他在内部讲话中立下军令状:今年四季度首次实现公司盈利。

李斌、蔚来、80多万车主乃至互联网上的吃瓜群众,都在等待一个拐点来盘活整个棋局。

信心是从两个现象级爆款开始建立的。

7月31日,大型纯电SUV乐道L90上市,凭借对家庭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满足,以及“高端定位+亲民价格”的降维打击一炮而红,成为“当红炸子鸡”。一个多月后,第三代蔚来ES8正式上市后火爆出圈,定位同样稳准狠:产品力足够强,足够有特色和亮点,价格足够有竞争力。舆论场的声音迅速反转。

真正意义上的爆款车,不仅要收获鲜花掌声,还要带来真金白银。

乐道L90上市两个月交付21626台,创纯电大型SUV最快交付纪录,销量登顶纯电大型SUV榜首,以黑马之姿帮助蔚来实现了从高端向主流市场的突围。全新ES8上市前小订就已超过10万单,开放锁单后订单量迅速突破4万台,市场表现超过预期。

品牌叙事、产品节奏、渠道效率形成合力,加之产能端提前储备,交付量大幅反弹水到渠成。李斌信心满满地宣布:纯电大三排SUV的时代正在到来。

拐点比预期来得更快,两场硬仗打下来,蔚来“活过来了”。

多品牌战略成效已现,“蔚乐萤(为了赢)”三大品牌矩阵销量集体攀升、股价上涨、融资顺利,背后是整个公司的体系竞争力有了质的提升。

“今年一季度亏损60亿。那时我们提出四季度盈利目标的时候,仅有1%的人相信蔚来能做到,现在已经有了5%。”李斌在9月3日的沟通会上说。

虽然市场情绪不可能被量化,但风向一旦扭转,变化就会顺势发生:用户、员工、资本市场的信心同步回暖,蔚来的赢面已稳稳立住。

这一次,李斌不会食言了。

不顾一切地活下来

四季度盈利的阶段性战役必须打赢,这对蔚来而言是一道“生死题”。

为了不顾一切地活下来,蔚来变了。这家从诞生之初就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企业,开始用紧迫感和危机感改造自己、武装自己。

在公司管理上,通过一段时间的组织架构调整,CBU(基本运营单元)机制开始全面落地,通过供应链协同和销售服务网络整合,研发、运营、销售、服务的体系化效率显著优化。

今年3月,蔚来在内部掀起了一场改革风暴,主题是:要求每一分钱都能听到回响。李斌在内部强调,汽车行业最终要靠经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取胜,以丰田为学习榜样,“不需要花的钱一分都不要花”,每个项目、部门、岗位都能清晰地看到投资回报。

在产品定义上,这家从一开始就有自己独特审美的车企开始学着“不那么头铁”,与时俱进,以满足用户千变万化的需求。用李斌的话说,“该听劝听劝,用户喜欢才是最重要的”。

过去,蔚来花了很多钱在看不见的隐性价值上,研发成果与消费者能直接感知到、并愿意为之付费的体验之间存在距离。换句话说,“好饭总是埋在碗里”。在后半年推出的新产品上,它把这一课狠狠地补上了,冰箱彩电大沙发一应俱全,前备舱空间“卷死”同行,把显性价值做到了极致。

在市场策略上,不再固守不降价的承诺,转向更灵活务实的定价策略,尽快稳住市场,赢得宝贵的喘息空间。毕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把公司做好才是对80万用户的负责。

有了好产品,组织能力、体系能力也要跟得上,才能把每一款产品的潜能发挥出来。脱胎换骨的改变背后,是蔚来整个组织体系的进化和执行力的系统性提升。

正如李斌所说,从低谷爬出来、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还能打”的蔚来,是强筋健体后变得更加敏捷、务实、高效的蔚来。

爆款不会从天而降,而是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抠出来的;盈利不是赌出来的,而是一点一滴省出来的;组织能力的提升也不是等来的,而是一场接一场硬仗打不出来的。

低谷没有击垮蔚来,反而像一座熔炉,淬炼出更坚实的内部信任和战斗文化,也塑造了共克时艰的企业向心力。

2025年的蔚来展现出了一家成熟企业应有的韧性和战略执行力。它不再仅仅讲述未来的蓝图,而是通过扎实的财务数据、受欢迎的产品和精细化的运营,证明自己正走在一条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

坚持的价值,时间给出答案

对李斌来说,做企业最难的就是想清楚哪些该坚持,哪些要变化。不能一根筋什么都不变,也不能见风就是雨、做墙头草,“这两种都会死得很难看”。

在极限环境的考验下,蔚来到底该坚持什么,反而越来越清晰。

坚持纯电路线,哪怕在增程式路线火热的时候坐了几年冷板凳,直到等来拐点:纯电技术带来的体验收益大于加电不便带来的体验损失。据中汽协数据,今年前八个月,国内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46.1%,远超混动汽车22.8%的同比增速。这验证了李斌的判断:市场正在加速向纯电过渡。

十年不走回头路、不做折返跑,需要不寻常的战略定力和耐心。

坚持核心技术研发,10年投入超600亿巨资,从平台、电池延伸至整车操作系统、智能底盘、自研芯片等底层技术。如今,看不见的技术积累正在转化成用户体验的提升和产品的优势。

虽然这颗种子种下来,可能需要10年才能长出果实。

坚持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3500多座换电站覆盖全国超1000个区县,高速公路换电站联通全国550城,编织了一张“9纵11横”的巨大补能网络。

这是扎实的基本功,也是一家硬核制造业公司独属的浪漫情怀。

坚持打造用户企业,用十年时间摸索出了和用户之间最舒服的相处方式:NIO Day不是华丽的晚会,而是温馨的家宴;用户企业也不只是无微不至的服务,而是真实地参与彼此的成长。

这个写在公司价值观基因里的理念,在打造品牌忠诚度上功不可没。

真正的长期主义,不是顺风顺水时的口号,而是付出巨大代价、在低谷期也不动摇的决心和韧性。那些不变的东西,才是一家企业的精神内核。

从看不到尽头的投入到厚积薄发,投入进入回报期,蔚来总算来到了曲线的另一端。时间周期足够长,也意味着护城河足够深。一旦做好,便是几乎没有可能被复制的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一条深长厚重的护城河。

攒了十年的好牌一把甩出,“大家开始理解,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到底在坚持什么”。

%title插图%num
制表:雪豹财经社

企业经营是没有终点的无尽游戏,走出2019年底到2020年初的低谷后,李斌“胆子更大了”。“时间正在逐渐证明我们的坚持是正确的。”他说,随着纯电拐点到来,蔚来有机会把十年技术积累换成市场胜势。

今年的NIO Day上,由用户创作的主题曲《生长》有这样一段歌词:“深深扎根,缓缓生长;风雨折断的枝桠,看似荒唐的梦想,会是我最骄傲的伤疤。”歌词里有十年风雨,也有无悔无怨,精准地捕捉了蔚来企业文化中关于长期主义、真诚与韧性、用户共生的核心精神。

2025年对于蔚来是一个“证明之年”。通过将长期技术投入转化为产品竞争力,将重资产的能源基建转化为行业基础设施,并对多品牌战略进行务实优化,蔚来正试图向市场证明其发展路径的可持续性。

接下来的路还很长,挑战还很艰巨,但蔚来已为过去的旅程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圆满句号,渡尽劫波,重新出发。经过又一次风雨的洗礼,它会“越跑越有劲,呼吸均匀,步伐矫健,一骑绝尘”。

蔚来的故事远未结束,相反,它可能刚刚进入最精彩的章节。

封面来源:蔚来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