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
身为“厨房杀手”的年轻人
盯上了这条“野路子”
“正道苦修十年,不如邪修灵机一动”。
最近,全网掀起了一股“万物皆可邪修”的风潮。邪修健身、邪修做饭、邪修背课文……花样百出的“邪修修炼大法”开始遍布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抖音上,#邪修#邪修做饭有多简单等话题的播放量已累计突破50亿次,小红书上,光是#邪修单个话题的浏览量就有31.9亿次,吸引了近8.7万网友参与。
“邪修”究竟是什么?
“邪修”本指仙侠小说中走歪门邪道者,如今被年轻人赋予全新的定义:指用离谱但有效的方法,暴力破解生活难题。如果说正修只有一条路,那么邪修就是一条更快的路。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了“厨房杀手”,他们渐渐意识到,传统的烹饪方式实在不适合自己,于是开始走上了“邪修做饭”的“野路子”。
社交平台上,“邪修做饭”的热度遥遥领先。从养乐多做叉烧到挂面做凉皮,再到绿豆冰淇淋熬绿豆汤……各种“邪修”做饭法层出不穷。在“邪修”的加持下,微波炉可以搞定90%中餐。
对此,网友们精辟总结道:名门正派守灶台,邪修叮饭爽歪歪。
与此同时,外卖大战让越来越多消费者实现“奶茶自由”,怀着“反正便宜,做废了也不心疼”的心态,各式各样的奶茶“邪修大法”纷纷出炉,尤其是万能“调料”蜜雪冰城。
社交平台上,雪王料理层出不穷——棒打鲜橙炖排骨、珍珠奶茶爆改小蛋糕、雪王圣代版奶油意面,网友们纷纷效仿,热度居高不下,连雪王本人也亲自下场蹭了波热度。
除此之外,网友们还开辟了“邪修餐饮”新赛道——功能性“邪修”。他们不再满足于固定的产品,而是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自创各种搭配方案,企图通过这种“邪修”来快速达到减肥、养生的目的,主打一个精准打击、立即生效。
减肥减不下来的,有“邪修减肥大法”
噗噗不通畅的,有“邪修便秘大法”
身体不好的,有“邪修养生大法”
餐饮品牌集体“邪修”
嗅到这股风潮,不少餐饮品牌纷纷下场,迎合大众口味,推出众多官方认证的“邪修”产品。
当人们热衷于靠功能性“邪修”来实现养生、减肥、通便的目的时,不少品牌早已布局,推出了众多“邪修”功能性产品。
比如前段时间,沪上阿姨推出的“五黄慢养瓶”,将玉米、玉米须、黄豆、小米和南瓜五种养胃谷物打磨成“五黄乳”,同时添加基底乳,既富含膳食纤维,又有丰富的蛋白质,精准契合当代打工人“靠奶茶养胃”的邪修养生观念,被网友称为“新型牛马口服液”。
再比如被关晓彤带火的彩椒碗,以彩椒作为容器,填入鸡胸肉碎、土豆胡萝卜泥等食材,又清爽顶饱又减脂,引发众多网友纷纷发帖复刻。
在此基础上,许多餐厅、轻食店也顺势推出特色彩椒碗和彩椒菜品。比如江苏无锡的一家自助小火锅店推出了DIY彩椒碗,红黄绿三色彩椒,顾客DIY素食塑性碗、肉食主义碗、水果冰淇淋碗等。
而早在2023年,blueglass就推出了“畅”系列酸奶,将B420乳双歧杆菌与酸奶结合,并添加高含量高膳食纤维和5000亿活性益生菌,针对当代年轻人尤其是女性的“身材焦虑”,主打一个“科学排泄”。
除此之外,“奶茶爆改小蛋糕”的火爆,也是“邪修”的另一种体现,许多品牌开始盯上了“饮品甜品化”的商机。
比如喜茶,今年6月推出了“可颂挞”系列,将经典饮品口味(如黑糖波波、芒芒甘露等)制作成甜品,还可以和奶茶一样添加水果和小料。除此之外,乐乐茶、爷爷自在茶等品牌也在今年陆续上架了挞系列产品。
再比如茉莉奶白,今年夏天推出马斯卡彭咸酪乳,以“可以喝的提拉米苏”、“液体蛋糕”为卖点,将甜品的概念融入奶茶,在社交平台上赚足了眼球,销量突破新高。
再说说咖啡界的“邪修”——拿铁布丁。其制作方法是在牛奶中加入吉利丁粉,搅拌均匀后加热,再按照常规制作流程打奶泡、拉花,最后放入冰箱冷藏。这杯口感独特的拿铁一经推出,就在小红书上掀起了模仿热潮,许多网友纷纷晒出了自己的“邪修”成果,还有很多独立咖啡馆把这杯“拿铁布丁”列入限定菜单,每日限量供应。
“邪修”成了新风口
餐饮人如何俘获“Z世代”
当年轻人的生活空间逐渐被快节奏的工作、学习所霸占,高额的生活压力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年轻人叫苦不迭。他们不得不压缩做饭的时间,选择用更高效、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而“邪修”恰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据DT财经的调查显示,当代年轻人的厨房观已从传统蒸炸煎煮向“加热式烹饪”简化。冰箱、微波炉、空气炸锅逐渐代替炉灶、锅铲,成为厨房的“主力担当”。
“不用每天做饭时间都变长了,8小时工作,8小时娱乐,做梦都能乐醒。”
与此同时,厌倦了“三点一线”年轻人也对当下传统、标准化、遍布“精致美学”的生活产生了逆反心理,他们开始追求真实、接地气、带点“野生”特质的消费体验。而“邪修”则提供了一种反叛常规、带有戏谑意味的“野路子”。它不追求绝对正确或严谨科学,反而打破常规搭配,制造“有瑕疵但真实”的“活人感”。
除此之外,“邪修”还具有天然的社交属性。在社交媒体主导的今天,晒出自己的“邪修”成果,不仅是记录生活,更是成了一种年轻人表达态度、寻找圈层认同的社交媒介。
这股风潮,又带给餐饮人哪些关键启示?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Z世代(1995年到2009年出生)总人数为2.6亿,约占2018年总人口的19%。其中95后约9940万,00后约8312万。如今,这一群体贡献了线上60%的消费力,成为了中国主流消费群体。
而餐饮作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年轻人消费的重点领域,对于餐饮品牌来说“得年轻人者得天下”,理解并迎合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实施有效的品牌年轻化策略,已成为品牌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而“邪修”恰恰为餐饮品牌提供了一条接近年轻人的捷径——打破常规,打造更“接地气”且具有“活人感”产品或营销活动,借此来拉近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
同时,在创新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产品背后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前段时间,上海某餐厅也搞起了“邪修”,把用餐环境打造成热带雨林,推出的“人均3888元,在雨林里吃大象粪便做的甜品”套餐。但这一猎奇菜品迅速引发争议,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后发现,餐厅使用的竹虫、蚂蚁及象粪等原料均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无合法来源证明,未通过安全评估。除此之外,blueglass“畅”系列酸奶也因腹泻等问题而备受健康争议。
因此,在追求“邪修”式创新的道路上,餐饮品牌更应将食品安全置于首位,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同时,所有创新菜品都应经过专业的安全评估与监测,杜绝“邪修”背后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