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战新
连支持预制菜的消费者,看完以后都沉默了。
喜欢带着孩子出去吃的父母,更是发现西贝有转基因油甚至还用漏勺挖下水道,感觉天都要塌了。
标榜“匠心”的西贝,后厨的颠锅表演宛如黑色幽默。
其供应链暴露在观众眼前,意外揭晓惊人真相:
保质期24个月的西兰花、18个月的烤鱼、12个月的“现熬”鸡汤,这些穿越时空的食材在电磁炉上完成最后表演时,所谓的“中央厨房”不过是精心设计的认知陷阱。
更讽刺的是,当企业辩称“冷冻食材不算预制菜”时,其供应链清单上赫然列着转基因大豆油与工业调味包,这何尝不是对消费者智商的集体嘲讽?
当一家餐馆离不开漫长保质期的预制料包,它失去的不仅是锅气,更是中餐最该被珍视的诚意。
当然,常年点外卖的打工人,早就知道一个道理“预制菜的推广是大势所趋、谁都无法阻挡”。但是大家对预制菜会有一个心理预期,卖二三十元,差不多了。
现在的问题是,西贝食材既不新鲜,价格还不便宜(人均消费要大几十元甚至一两百元)。
通过西贝直播间,我们看到“葱香烤鱼”的制作过程非常敷衍,厨师掏出一条提前腌制好的冷冻鱼,放进烤箱里加热一下,然后倒进盘子里,直接送到餐桌上,卖价是89元。
这不是明摆着把顾客当“冤大头”吗?毕竟电商平台里的“预制烤鱼”明明只要29元,还包邮费。
打工人能不生气吗?工作日吃预制菜外卖是为了省钱,本想在周末去大饭店打打牙祭,没想到大饭店里卖的还是全靠调料、没有灵魂、还贵得要死的预制菜。
怪不得越来越多网友认同罗永浩的吐槽,“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
更何况,西贝的定位是“家庭带娃吃饭首选餐厅”,一方面给小孩子送玩具、提供情绪价值,另一方面鼓吹”食材纯天然”“百分百现做”“干净又卫生”,占据了不少家长的消费心智。
据了解,2024年西贝卖出了超4000万份儿童餐。有些80后父母,每周都要带孩子去吃一次西贝。
随着各种细节的曝光,西贝忠实粉们发现西贝的话术有很多水分。
西贝口口声声说“食材纯天然”,但“钱江视频”在直播过程中发现,西贝某门店用了两款转基因油。
西贝口口声声说“百分百现做”,但西北厨师承认部分菜品存在隔夜情况。据@中国蓝新闻 报道,西贝承认部分菜品存在隔夜情况,煮好的羊排赏味期是三餐,今天上午一餐、下午一餐、明天上午还能卖,厨师长称隔夜使用不会影响出餐品质。
西贝口口声声说“干净又卫生”,但是西贝后厨员工用漏勺在下水道捞残渣。
在西贝直播的一段视频中,员工用不锈钢漏勺疏通下水道,漏勺上没有明确的用途标识。另一段视频显示,下水道一旁的操作台上,锅里放着一个不锈钢漏勺,与疏通下水道的漏勺相似。
看到西贝的这些“黑料”后,喜欢带孩子去西贝的父母们直接破防了。
西贝的困局,终究是一场关于信任的坍塌。
这场风波,撕开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后厨幕布,更是一个时代的饮食迷思:
当工业化席卷舌尖,我们究竟该如何守护一餐一饭的诚意与温度?或许,真正的“锅气”从来不在电磁炉表演的火焰里,而在于一家餐馆是否以真心待客。
“饮食即人理,味道见良心”,锅气会散,信任难修。
当下,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笼罩全球,地缘冲突此起彼伏,通缩压力如影随形,普通人如何在这场风暴中守护钱袋子?
我们有份“智谷趋势内部研判”,每周为你解读宏观、经济、政策、楼市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动向,199元/年,全年48期,帮助大家看清趋势,直达本质的财富信号。
最近恰逢智谷趋势12周年庆!为回馈各位读者朋友,现在订阅,我们还将加赠——
1、《5节宏观分析框架课(音频)》
2、1场《下半年市场展望闭门分享》
扫码入圈,看清趋势,消除迷茫,仅限50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