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演员分成百万收益,红果短剧绑定高质量创意团队的背后,其实是电商流量争夺战的未来版本。
红果公开演员分账数据
据媒体报道,在试水两个月的“分账制”收入激励方法后。11月20日,红果短剧对外公布了部分演员的分账、收入数据。其中,参演《半熟老公》的王凯沐、徐轸轸预计分账150万、100万,参演《你装纨绔,我装瞎,看谁能演》的至春禾分账金额同样突破了百万大关。
在9月,红果曾开通“红果短剧创作服务平台”公众号,并借此对外分享了演员分账数据、演员合作计划、剧本合作计划等消息。
相关报道指出,除充当信息分享媒介外,运营账号的“红果短剧创作服务平台”本体也将整合剧本、演员、制作等资源,并向不同的角色提供分账激励、项目匹配、数据复盘等全流程服务。就收入能力而言,其公众号发布的“剧本分账报告,10月分账数据”则显示:

2025年10月,平台总分账金额突破7300万。其中有2家工作室当月分账破千万;5名个人编剧当月分账破百万;超150部剧本当月分账破10万。其中《神算 开局拒绝女帝》 《理科状元考科举 强到朕傻眼》 《开局被关进黑屋 我反手招来天雷》等作品,也取得了“活动当月总激励破260万,单剧本方最高获得110万+额外品类激励”的喜人待遇。
从影响角度看,红果推出分账模型最根本的意义,就是将传统影视作品“购买播放权”的一次性买卖机制,更改成了同作品“生命周期收益”绑定的长线收益机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于剧组、演员、剧本作者的收益模型会和播放数据、用户口碑等概念绑定,所以优秀团队为谋求更强的收益能力,也会和红果的联系愈发紧密、深度打磨自己的作品质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果上架的优秀作品数量、APP用户口碑也将迎来快速提升,使其从根本上摆脱短剧“恶俗” “低智” “狗血”等负面标签。
短剧正在重塑视频行业生态
11月18日,英国《卫报》表示《剑桥词典》将“Parasocial-准社交”一词选为了2025年年度词汇。根据官方解释,准社交最早在1956年被芝加哥大学的两位社会学家提出,并以此代指人们对“电视明星”的追捧、喜爱等“单向社会关系”。
时间来到2025年,《剑桥词典》的工作人员认为准社交现象已经从电视、报纸蔓延到了社交平台上。在今天,几乎每个年轻人都对网红趣事如数家珍,但那些网红在生活中却根本不认识他们。这种情况不仅重新定义了“粉丝-名人文化”,还意味着人们愈发喜欢在虚拟世界消磨时间,并因此改变了自己的互动、社交方式。

联系到红果短剧本身。
由QuestMobile发布的《202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秋季大报告》显示,截止到2025年9月,我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为12.69亿,同比增长2%。就“在线视频”这个赛道而言,虽然腾讯视频、爱奇艺、芒果TV仍位居月活用户规模TOP 3,但以红果为首的“短剧应用品类”却实现了对B站、优酷视频等传统影视平台的超越。
具体而言,在2025年9月的“在线视频APP行业月活用户规模排行榜”中,红果免费短剧位居榜单第四名。且在用户人均月使用时长超20小时的在线视频行业里,31岁-50岁用户正扛起短剧主要受众的大旗,一、二线城市用户对短剧的观看兴趣正飞速上涨。
这一系列数据也意味着,红果及其背后的短剧生态正逐步成为我国网民的主流消遣之一。而平台想要实现“可循环化发展” “高质量化发展”,就势必要依托大量的高质量内容维持用户活性,借助优秀的数据表现反哺内容生产方,进而增加平台本身的生命力、商业价值。
从这一角度看,红果推出分成激励机制的做法,也可谓是水到渠成。
短剧带货或重塑电商生态
有好内容,就会留下观众;用户数据稳定,就会提升平台的商业价值;平台想长久化发展、夯实商业价值,也势必要留下观众、优秀创作者。
就今年的双十一而言,在各媒体声称“传统电商流量红利见顶” “电商平台获客成本日渐增加”的时候,红果短剧却靠着“短剧+电商”的产品模型,成为了新的行业焦点。
有记者在测试时发现,当红果播放《盛夏芬德拉》 《好一个乖乖女》等热门作品时,倘若用户暂停观看,系统便会自动识别演员服装、饰品等并弹窗推荐。除此以外,用户也可以点击APP右上角的“识图搜同款”来主动定向对应的服装、家具、配饰等。

已知红果的月活高涨,并超越了优酷等老牌视频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商模块也有望成为“平台会员”以外的主流创收途径,为红果带来全新的利益增长点。在业内人士看来,短剧和其他载体主要区别便是“高沉浸感” “强情感链接性”。即用户会因为对艺人、剧集的喜爱而购买同款单品,以此充当影视周边来释放自己的情绪。
正因于此,平台想要放大短剧和用户之间的链接、让用户出于内容认可而进行商业转化,它就要在内容精品化上下苦工。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曾指出,短剧带货模型的核心痛点有三。它们分别是内容同质化、内容质量与商业化的平衡、供应链与履约能力的口碑支撑。
就前两个问题而言,红果已经通过激励模型将业内的优秀创意团队同自己深度绑定,进而为平台在行业内争取了更大的流量权重。至于售后服务、发货速度等问题,未来也有望借助本家字节跳动的“抖音电商品牌旗舰店”来解决。
这样看来,只要平台本身能平衡“商品推荐-信息密度”之间的冲突,就可以在不破坏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推行“短剧+电商”模型。而让红果位居内容质量高地的“分成激励机制”,也将成为红果乃至字节在“电商流量争夺战”中的妙手惊棋。
参考:
证券时报:短剧带货成“双11”新战场 电商与内容平台竞逐新赛道
界面新闻:红果短剧首次公布演员分账数据,三位短剧演员分账超过百万
京报网:红果月活超过B站、优酷,短剧崛起冲击视频行业格局
环球时报:《剑桥词典》2025年度词汇:准社交
